词语解释
伏罪[ fú zuì ]
⒈ 原指受到应有的惩罚;现指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。
英admit one's guilty;
引证解释
⒈ 服罪;认罪。
引《史记·循吏列传》:“追而不及,不当伏罪,子其治事矣。”
宋 叶适 《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》:“彭 遂伏罪,一州称明。”
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四》:“妇不知此事先为所侦,遂惶骇伏罪。”
⒉ 过去未暴露的罪行。
引《汉书·元后传》:“是岁, 新都侯 莽 告 长 伏罪与 红阳侯 立 相连, 长 下狱死, 立 就国。”
颜师古 注:“伏罪谓旧罪阴伏未发者也。”
《东观汉记·北海靖王刘兴传》:“县吏 张申 有伏罪, 兴 收 申 案论,郡中震慄。”
国语辞典
伏罪[ fú zuì ]
⒈ 承认自己的罪。
引《后汉书·卷三三·冯鲂传》:「汝知悔过伏罪,今一切相赦,听各反农桑,为令作耳目。」
近认罪
⒉ 犯罪处了死刑。
引《史记·卷四三·赵世家》:「晋国有法,始乱者死。夫二子已伏罪而安于独在。」
⒊ 隐伏未发的罪。
引《汉书·卷九八·元后传》:「是岁,新都侯莽告长伏罪与红阳侯立相连,长下狱死,立就国,语在长传。」
英语variant of 服罪[fu2 zui4]
法语admettre sa culpabilité, plaider coupable
相关词语
- fēng léi风雷
- fǔ yǎng wú kuì俯仰无愧
- fēi zhōu非洲
- fù shì复试
- fèng huáng zhú凤凰竹
- fēi zhì蜚蛭
- fú lún扶轮
- fǔ pí腐皮
- fán zhǐ繁祉
- fá qì伐器
- fēi jīng飞精
- fèn sāng忿丧
- fěng sòng讽诵
- fāng chuí方垂
- fù ěr shè shēng附耳射声
- fēng chù风搐
- fēi dié飞碟
- fān yuè翻跃
- fēng qīng风清
- fú zhōng浮钟
- fá mò罚没
- fēng xíng风行
- fēn tíng kàng lǐ分庭抗礼
- fó chǐ佛齿
- fāng děng shēng方等声
- fán róng fù qiáng繁荣富强
- fāng shèn方慎
- fēi dí飞镝
- fèi jiǎng费讲
- fēng huí lù zhuǎn峰回路转
- fēng chuí yún sàn风吹云散
- fǎ táng法堂
- fēi yáo飞謡
- fēi yì非意
- fén shān坟埏
- fàng zhú放逐
- fù yuè覆阅
- fèi chóu沸稠
- fàn fú泛浮
- fēi lái fēi qù飞来飞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