割地
拼音gē dì
注音ㄍㄜ ㄉ一ˋ
繁体割地
词性动词
词语解释
割地[ gē dì ]
⒈ 割让土地,古时也指割取别国的领土。
例入武关,秦伏兵绝其后,因留怀王以求割地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故不如亟割地为和,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。——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英cede territory;
引证解释
⒈ 分封田邑。
引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孟秋之月﹞毋以封诸侯,立大官,毋以割地,行大使,出大币。”
孔颖达 疏:“王者割出田邑以与诸侯。”
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儻肯如言,蒙天之福,即智士计功割地之秋也。”
⒉ 割取土地;割让土地。
引《战国策·东周策》:“君若欲因 最 之事,则合 齐 者,君也;割地者, 最 也。”
汉 贾谊 《过秦论》:“於是从散约解,争割地而赂 秦。”
⒊ 犹割据。
引《汉书·张耳陈馀传》:“夫因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,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之业,此一时也。”
⒋ 特指割据一方的藩镇。
引唐 元稹 《赠王承宗侍中》:“逮居剧镇,益辨长材。每怀恋闕之诚,遂行割地之効。屡陈密款,方俟来朝。”
⒌ 划分土地。
引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种槐柳楸梓梧柞》:“楸、梓:亦宜割地一方种之。梓、楸各别,无令和杂。”
⒍ 指收割庄稼。
引崔璇 《一条裤子》:“年年在割地以前,我就把它补得厚厚的。”
国语辞典
割地[ gē dì ]
⒈ 分封田邑。
引《礼记·月令》:「毋以封诸侯,立大官。毋以割地,行大使,出大币。」
《后汉书·卷一三·隗嚣传》:「傥肯如言,蒙天之福,即智士计功割地之秋也。」
⒉ 将领土割让给他国。
引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「燕赵恶齐秦之合,必割地以交于王矣。」
《三国演义·第五九回》:「不如割地请和,两家且各罢兵。」
⒊ 割据。
引《汉书·卷三二·张耳陈余传》:「夫因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,报父兄之怨而 成割地之业,此一时也。」
德语Gebietsabtretungen
相关词语
- guǎng tián hóng yì广田弘毅
- gǔ fū鼓跗
- gé zī嗝吱
- gū tū蓇葖
- gào cí告辞
- gé lǚ革履
- guǎng pǔ广谱
- guān shì观事
- gū yǔ孤屿
- gāo hào tóng高号铜
- guī nì规匿
- guān rén官人
- gù shǒu固守
- guān yīn jú观音菊
- gài jiàn概见
- gān xīn zhī fèi甘馨之费
- gāo jì高髻
- gōng zuò liáng工作量
- guāng dí光觌
- gǔn léi滚雷
- guǐ gōng shí鬼功石
- guān dú观读
- gāo dù jiǎo高度角
- guǐ tè诡特
- gū luán孤鸾
- gēng yíng更嬴
- guì què桂阙
- gé yǎn格眼
- guàn shí贯石
- gǎn rén感人
- gǎn kǎo赶考
- gòng lù贡禄
- guà bì挂壁
- guā yǎn刮眼
- gāo zhòu高胄
- gòu lí遘罹
- guāng huǎng huǎng光晃晃
- gǒng shǒu chuí cháng拱手垂裳
- gòu xiào诟笑
- gài duó丐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