瑟缩
拼音sè suō
注音ㄙㄜˋ ㄙㄨㄛ
繁体瑟縮
词性动词
词语解释
瑟缩[ sè suō ]
⒈ 身体因寒冷、惊恐等而蜷缩、抖动。
例他向着大方凳,坐在小凳上;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,失了色瑟缩着。——《风筝》
他瑟瑟缩缩地走到任天华面前。——丁玲《太阳照在桑乾河上》
英cower; curl up with cold;
引证解释
⒈ 收缩;蜷缩。
引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:“民气鬱閼而滞著,筋骨瑟缩不达,故作为舞以宣导之。”
陈奇猷 集释:“瑟缩犹言收缩。筋骨收缩,故不达。”
宋 王安石 《和钱学士喜雪》:“山鸦瑟缩相依立,邑犬跳梁未肯归。”
清 姚燮 《卖菜妇》诗:“棉衣已典,无钱不可赎,娇儿瑟缩抱娘哭。”
鲁迅 《野草·秋野》:“她于是一笑,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,仍然瑟缩着。”
⒉ 迟缓;迟疑。
引唐 牛僧孺 《相国崔群家庙碑》:“九州岁贡,瑟缩不集。”
明 宋濂 《恭跋御赐诗后》:“臣举觴至口端,又復瑟缩者三。上笑曰:‘男子何不慷慨为!’”
⒊ 象声词。形容风雨之声。
引宋 苏轼 《洞庭春色赋》:“卧松风之瑟缩,揭春溜之淙潺。”
元 揭傒斯 《黄鹄山听雨得清字》诗:“瀟洒松上来,瑟缩花间鸣。”
王闿运 《到广州与妇书》:“乳枝磬落,松风瑟缩。”
国语辞典
瑟缩[ sè suō ]
⒈ 蜷缩,不伸展的样子。
引《吕氏春秋·仲夏纪·适音》:「筋骨瑟缩不达,故作为舞以宣导之。」
《聊斋志异·卷二·陆判》:「众睹之,瑟缩不安于座。仍请负去。」
⒉ 犹豫迟缓的样子。
引唐·牛僧孺〈崔相国群家庙碑〉:「九州岁贡,瑟缩不集。」
⒊ 状声词。形容风雨的声音。
引宋·苏轼〈洞庭春色赋〉:「卧松风之瑟缩,揭春溜之淙潺。」
同音词
相关词语
- suì wēi遂威
- sī xì私系
- shěng yuē省约
- shì wěi世伪
- shēng qì升气
- shēn tǎo申讨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hū miǎo殊邈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ī miù失谬
- sǎ xiù洒绣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ì wǔ士伍
- shū huǎn舒缓
- shān méi山眉
- shēng cái生材
- shī cè失策
- shí shú识熟
- shí xián时贤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ī huà司化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hù jí束棘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ì yuán四垣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ōu shā收煞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ì yǒu势友
- sūn sūn孙孙
- shū máng输芒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