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书
拼音zhèng shū
注音ㄓㄥˋ ㄕㄨ
繁体正書
词语解释
正书[ zhèng shū ]
⒈ 书体名。也叫楷书、真书。相传正书始于东汉·王次仲,完备于三国·魏·钟繇。旧时指“经”、“史”一类的书。别于小说、戏曲一类的“闲书”。
引证解释
⒈ 书体名。也叫楷书、真书。相传正书始于 东汉 王次仲,完备于 三国 魏 锺繇。
引《法书要录》卷二引 南朝 梁 庾元威 《论书》:“所学正书,宜以 殷钧,范怀约 为主,方正循纪,修短合度。”
唐 岑文本 《伊阙佛龛碑》:“高一丈六寸,广六尺六寸五分,三十二行,行五十一字,正书。”
《宣和书谱·正书叙论》:“在 汉 建初 有 王次仲 者,始以隶字作楷法;所谓楷法者,今之正书是也。”
宋 高宗 《翰墨志》:“晋 汝阴 太守 李矩 妻,善 钟 法,能正书入妙。”
朱自清 《说文解字》:“隶书方整,去了挑笔,又变为‘正书’,这起于 魏 代。 晋 唐 之间却称为‘隶书’,而称 汉 隶为‘八分书’。 晋 代也称为‘楷书’。 宋 代又称为‘真书’。正书本也是扁方的,到 陈 隋 的时候,渐渐变方了。到了 唐 代,又渐渐长了。”
⒉ 旧时指“经”、“史”一类的书。别于小说、戏曲一类的“闲书”。
引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疑古》:“夫惟 益 与 伊尹 受戮,并於正书,犹无其证。”
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六家》:“至若职方之言,与《周官》无异;时训之説,比《月令》多同。斯百王之正书,五经之别録也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从来正书上面説, 孔子 貌似 阳虎,以致 匡 人之围,是恶人像了圣人。”
国语辞典
正书[ zhèng shū ]
⒈ 一种汉字书体。由隶书演变而来。参见「楷书」条。
⒉ 旧时经、史一类传承道统的书籍。
引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二》:「从来正书上面说,孔子貌似杨虎,以致匡人之围。」
相关词语
- zhàn róng战容
- zhī zhí祗直
- zhuō sè拙涩
- zǐ wài xiàn紫外线
- zì shì自释
- zài jī再朞
- zhòu niǎo噣鸟
- zāo gāo糟糕
- zǎo shù澡潄
- zhēng yī kǒu qì争一口气
- zhēn shuǎng贞爽
- zhuì zhào缀兆
-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谏
- zhà yá炸牙
- zào yáo shēng fēi造谣生非
- zhōng xiāo wǔ中宵舞
- zǔ zǔ sūn sūn祖祖孙孙
- zuò fǎn作反
- zhèng zhī正支
- zhēn zhì贞质
- zuì háo醉毫
- zhān zhūn邅迍
- zhōng líng忠灵
- zhǎng zhí掌执
- zhēn shén甄神
- zhì wén制文
- zōng gōng宗工
- zhōng zhí钟值
- zhī jìn néng suǒ知尽能索
- zhōng wài hé zī jīng yíng qǐ y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
- zòu míng奏明
- zī huàn资宦
- zhì zé治择
-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这山望着那山高
- zhòng xīng huán jí众星环极
- zuǒ xíng左行
- zǐ mèi huā姊妹花
- zhé jiǎn折简
- zuò dà作大
- zhā zǐ查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