丝纶
拼音sī lún
注音ㄙ ㄌㄨㄣˊ
繁体絲綸
词语解释
丝纶[ sī lún ]
⒈ 《礼记·缁衣》:“王言如丝,其出如纶。”孔颖达疏:“王言初出,微细如丝,及其出行于外,言更渐大,如似纶也。”后因称帝王诏书为“丝纶”。
⒉ 钓丝。
⒊ 即丝。粗于丝者为纶。
引证解释
⒈ 后因称帝王诏书为“丝纶”。
引《礼记·缁衣》:“王言如丝,其出如纶。”
孔颖达 疏:“王言初出,微细如丝,及其出行於外,言更渐大,如似纶也。”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诏策》:“《记》称丝纶,所以应接羣后。”
唐 杨炯 《为刘少傅谢敕书慰劳表》:“虔奉丝纶,躬亲政事。”
明 徐复祚 《投梭记·折齿》:“奉丝纶来报里阎,访贤才作楫济艰。”
⒉ 钓丝。
引唐 无名氏 《渔父》词:“料理丝纶欲放船,江头明月向人圆。”
宋 张先 《满庭芳》词:“金钩细,丝纶慢捲,牵动一潭星。”
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官媒议婚》:“笑满船空载明月,下丝纶不愁无处。”
胡惠生 《赠王亦梅》诗:“西湖 风景好,何日理丝纶。”
⒊ 即丝。粗于丝者为纶。
引三国 魏 曹植 《车渠椀赋》:“緼丝纶以肆采,藻繁布以相追。”
国语辞典
丝纶[ sī lún ]
⒈ 语本后用以称帝王的诏旨。
引《礼记·缁衣》:「王言如丝,其出如纶。」
《文选·任昉·齐竟陵文宣王行状》:「献纳枢机,丝纶允缉。」
唐·韩愈〈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〉诗:「浊水污泥清路尘,还曾同制掌丝纶。」
相关词语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hū miǎo殊邈
- shì wěi世伪
- shēng qì升气
- shū huǎn舒缓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ī xì私系
- shī cè失策
- shēng cái生材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ì yuán四垣
- sǎ xiù洒绣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ōu shā收煞
- shān méi山眉
- shí xián时贤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ī huà司化
- shī miù失谬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hì yǒu势友
- suì wēi遂威
- sūn sūn孙孙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ù jí束棘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ì wǔ士伍
- shěng yuē省约
- shí shú识熟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ū máng输芒
- shēn tǎo申讨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