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边陲[ biān chuí ]
⒈ 边疆。
英border area; frontier;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边垂”。亦作“边埵”。
⒉ 犹边境。
引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芟夷我农功,虔刘我边垂。”
汉 刘向 《新序·杂事四》:“﹝ 郑伯 ﹞曰:‘寡人无良,边陲之臣以干天之祸。’”
晋 左思 《魏都赋》:“正位居体者,以中夏为喉,不以边垂为襟也。”
唐 李白 《代赠远》诗:“鸣鞭从此去,逐虏荡边陲。”
旧题 宋 尤袤 《全唐诗话·白敏中》:“崔鉉 诗云:‘边埵万里注恩波,宇宙羣方洽凯歌。’”
《全唐诗》 崔鉉 诗作“边陲”。 元 柳贯 《题苏长公书曹侍中与王省副论赵元昊事》诗:“夏童昔跳踉,势将撼边垂。”
明 屠隆 《綵毫记·妻子哭别》:“想此日开酺会,家家燕喜,只吾家抱向隅悲远謫,去边陲。”
郭小川 《祝酒歌》:“桦树林呀,犹如古代兵将守边陲。”
⒊ 边缘。
引骆宾基 《罪证》九:“﹝ 大盘岭 ﹞虽然并不算高,但岭背露出阴云的边陲。”
国语辞典
边陲[ biān chuí ]
⒈ 边疆地带。也作「边垂」、「边陲区」。
引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「入我河县,焚我箕郜,芟夷我农功,虔刘我边陲。」
《史记·卷二五·律书》:「秦二世宿军无用之地,连兵于边陲,力非弱也。」
近边界 边疆 边境
相关词语
- bó bái襮白
- bīng xī冰溪
- bō nà波那
-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
- bó pó伯婆
-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
-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
- bān cáo班曹
- bǎi shì摆饰
- bái jiǎo白角
- bì zhào碧照
- bèi ān qián备安钱
- bǎn yǐn阪尹
- bǐ cái笔才
- bāo zhuāng包装
-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
- bǐ tè比特
- bīng jìng冰竞
-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
- běi shān北山
-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
-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
-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
-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
-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
-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
- biàn yǔ遍宇
- bǎi mèi百媚
- bì nì嬖昵
-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
-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
-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
-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
- bù chǐ不齿
- bái lù bì白鹿币
- bù lǎo shào不老少
-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
- běn fǎ本法
- bǔ suì卜岁
- biàn ān徧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