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音
拼音kǒu yīn
注音ㄎㄡˇ 一ㄣ
繁体口音
词性名词
词语解释
口音[ kǒu yīn ]
⒈ 带有个人、地方、民族语言特征的话音。
例南方口音。
英accent;
⒉ 说话的声音。
例他的口音好听。
英voice;
⒊ 口气。
例他一听口音不对,拔腿就跑。
英tone;
引证解释
⒈ 带有个人、地方、民族语言特征的话音。
引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九回:“因见他是个旗装,却又有些外路口音。”
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考试上》:“宜选肄业生之通古今、识大体者,始遣出洋……年在二十左右。过稚则气质易染,过长则口音难调。”
茅盾 《色盲》三:“林白霜 听口音知道是同事的 何教官,只把身子略动了一下,手里依然在写。”
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二六:“一个妇女说:‘ 萧队长 也学会咱们口音了。’”
⒉ 犹口气。参见“口气”。
引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六回:“黄胖姑 一听口音不对,连忙替 贾大少爷 分辨。”
⒊ 语音学指气流只通过口腔而不经过鼻腔所发出的音。相对于鼻音和鼻化元音而言。如普通话中的a、o、e、b、p、f等。
国语辞典
口音[ kǒu yīn ]
⒈ 带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语音。
引《文明小史·第二三回》:「这门上见他是外国人,自觉欢喜,只疑心他口音又像中国。」
例如:「湖南口音」。
⒉ 话里的含义,言外之意。
引《官场现形记·第二六回》:「黄胖姑一听口音不对,连忙替贾大少爷分辩。」
⒊ 语音学上指只通过口腔而不经过鼻腔所发出的音。相对于鼻音和鼻化元音而言。如国语中的a、e、o、b、p、f等。
英语oral speech sounds (linguistics), voice, accent
德语Aussprache, Akzent (S), betonen, akzentuieren (V)
法语accent
相关词语
- kǒng hè恐吓
- kōng qì tiáo jié空气调节
- kū jīng jiū xīn刳精鉥心
- kùn jiǎn困蹇
- kōng qún空羣
- kǎi ǎo铠袄
- kūn chóng昆虫
- kǎ xiě咯血
- kǔ yǔ苦窳
- kān kě堪可
- kuǎn wén款纹
- kuā zuǐ夸嘴
- kāng huì康惠
- kǒu chuán口传
- kào qín犒勤
- kù liè酷烈
- kuò jī阔积
- kū shǒu枯守
- kāi zhào开照
- kě qiāng渴羌
- kuáng shì诳饰
- kè míng刻明
- kuài jù鲙具
- kè zuò客坐
- kāi chuán开船
- kuò ěr廓尔
- kōng xīn luó bó空心萝卜
- kào zhěn靠枕
- kuǎn zú款足
- kǎo xuǎn考选
- kàn pò hóng chén看破红尘
- kàn kè看客
- kuā zhú夸逐
- kòu xiǎo xiǎo míng,kòu dà dà míng扣小小鸣,扣大大鸣
- kè guān客官
- kuǎn zhì款制
- kū qì枯碛
- kāi xìn开信
- kūn róng昆戎
- kuàng fèi旷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