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行
拼音sù xíng
注音ㄙㄨˋ ㄒ一ㄥˊ
繁体素行
词语解释
素行[ sù xíng ]
⒈ 平素之品行。
⒉ 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素其位而行。”后因谓按现在所处的地位行事。
⒊ 不在位而行其道。
⒋ 一贯认真执行。
⒌ 高尚纯洁的品行。
引证解释
⒈ 平素之品行。
引《汉书·王尊传》:“素行阴贼,恶口不信。”
唐 张九龄 《上封事书》:“是以士修素行,不图侥倖。”
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礼部一·胡忠安》:“然其人惟务迎合取宠,且惑于方技旁门,殊无大臣之节,其素行不具论。”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逮社》:“大家扯他到朝门外,讲讲他的素行去。”
徐特立 《国文教授之研究》第三章:“如人物传记,欲叙其一特别事项,先叙其素行。”
⒉ 参见“素位”。参见“素位”。
引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素其位而行。”
后因谓按现在所处的地位行事。 唐 孟郊 《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》:“前贤素行阶,夙嗜青山勤。”
王闿运 《秋醒词》序:“若出而思隐,将隐而思出乎? 子思 所以有素行之箴, 许由 所以有一瓢之累也。”
⒊ 不在位而行其道。
引《韩诗外传》卷一:“故君子衣服中,容貌得,则民之目悦矣。言语逊,应对给,则民之耳悦矣。就仁去不仁,则民之心悦矣。三者存乎身,虽不在位,谓之素行。”
汉 刘向 《说苑·修文》:“存乎心,畅乎体,形乎动静,虽不在位,谓之素行。”
⒋ 一贯认真执行。
引《孙子·行军》:“令素行,以教其民,则民服;令不素行,以教其民,则民不服。令素行者,与众相得也。”
⒌ 高尚纯洁的品行。
引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传·诵经·慧弥》:“又有沙门 法仙,亦诵经,有素行。”
《北齐书·司马幼之传》:“子瑞 弟 幼之,清贞有素行,少歷显位。”
国语辞典
素行[ sù xìng ]
⒈ 平日的品行。
引《汉书·卷七六·王尊传》:「素行阴贼,恶口不信,好以刀笔陷人于法。」
相关词语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ì yuán四垣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ǎ xiù洒绣
- shēn tǎo申讨
- sī huà司化
- shī miù失谬
- shēng cái生材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ūn sūn孙孙
- shì wǔ士伍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hū huǎn舒缓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ēng qì升气
- shì wěi世伪
- shěng yuē省约
- shì yǒu势友
- shī cè失策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ù jí束棘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ū máng输芒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uì wēi遂威
- shí xián时贤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ān méi山眉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hí shú识熟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ōu shā收煞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ī xì私系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hū miǎo殊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