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道
拼音fù dào
注音ㄈㄨˋ ㄉㄠˋ
繁体復道
词语解释
复道[ fù dào ]
⒈ 参见:复道,复道。
引证解释
⒈ 楼阁或悬崖间有上下两重通道,称复道。復,通“复”。
引《墨子·号令》:“守宫三杂,外环隅为之楼,内环为楼,楼入葆宫丈五尺,为復道。”
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上在 雒阳 南宫,从復道望见诸将相与坐沙中语。”
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:“復,音复。上下有道,故谓之復道。”
《资治通鉴·秦始皇二十六年》:“自 雍门 以东至 涇 渭,殿屋復道周阁相属。”
刘白羽 《敦煌秋日》:“第二天上午,我们又奔赴 莫高窟,攀缘于回廊复道之中,留连于岩窟洞天之内。”
⒉ 指水陆两路。復,通“复”。
引唐 皇甫冉 《送顾萇往新安》诗:“由来山水客,復道向 新安。半是乘潮便,全非行路难。”
楼阁间架空的通道。也称阁道。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秦 每破诸侯,写放其宫室,作之 咸阳 北阪上,南临 渭,自 雍门 以东至 涇 渭,殿屋复道周阁相属。”
唐 杜甫 《夔州歌》之四:“枫林橘树丹青合,复道重楼锦绣悬。”
唐 杜牧 《阿房宫赋》:“长桥卧波,未云何龙?复道行空,不霽何虹?”
《花月痕》第八回:“荷生 便一直向后走来,只见宝殿琳宫,迴廊复道,是个香火兴旺的古刹。”
国语辞典
复道[ fù dào ]
⒈ 楼阁中上下重叠的通行道路。也作「复道」、「复陆」。
引《史记·卷九九·叔孙通传》:「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官,及闲往,数跸烦人,迺作复道,方筑武库南。」
相关词语
- fāng děng shēng方等声
- fāng chuí方垂
- fú zhōng浮钟
- fú lún扶轮
- fán róng fù qiáng繁荣富强
- fēi yáo飞謡
- fēi zhì蜚蛭
- fēi zhōu非洲
- fǎ táng法堂
- fó chǐ佛齿
- fāng shèn方慎
- fá mò罚没
- fù ěr shè shēng附耳射声
- fǔ pí腐皮
- fān yuè翻跃
- fàng zhú放逐
- fù shì复试
- fēng chuí yún sàn风吹云散
- fēi jīng飞精
- fēng chù风搐
- fēng qīng风清
- fēi yì非意
- fēi lái fēi qù飞来飞去
- fán zhǐ繁祉
- fèi chóu沸稠
- fèn sāng忿丧
- fén shān坟埏
- fēn tíng kàng lǐ分庭抗礼
- fàn fú泛浮
- fǔ yǎng wú kuì俯仰无愧
- fēng xíng风行
- fèng huáng zhú凤凰竹
- fēng huí lù zhuǎn峰回路转
- fèi jiǎng费讲
- fěng sòng讽诵
- fēng léi风雷
- fēi dié飞碟
- fá qì伐器
- fù yuè覆阅
- fēi dí飞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