鼷鼠
拼音xī shǔ
注音ㄒ一 ㄕㄨˇ
繁体鼷鼠
词语解释
鼷鼠[ xī shǔ ]
⒈ 鼠类最小的一种。古人以为有毒,啮人畜至死不觉痛,故又称甘口鼠。
⒉ 传说中的一种大兽。
引证解释
⒈ 鼠类最小的一种。古人以为有毒,啮人畜至死不觉痛,故又称甘口鼠。
引《春秋·成公七年》:“七年春,王正月,鼷鼠食郊牛角,改卜牛。鼷鼠又食其角,乃免牛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袭传》:“臣闻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;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。”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兽三·鼷鼠》﹝集解﹞引 陈藏器 曰:“鼷鼠极细,卒不可见,食人皮牛马等皮肤成疮,至死不觉。”
清 王韬 《淞滨琐话·李延庚》:“男儿胆大如鼷鼠,一何可哂。”
⒉ 传说中的一种大兽。
引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一一引 汉 东方朔 《神异经》:“北方有冰万里,厚百丈,有鼷鼠在冰下出焉,其形如鼠,食草木,肉重千斤,可以作脯,食之已热。”
国语辞典
鼷鼠[ xī shǔ ]
⒈ 一种家鼠。身体小,吻部尖而长,耳朵较大,尾巴细长,全身灰黑色或灰褐色。是传播鼠疫的媒介。
英语rat, mouse
相关词语
- xuān mù儇目
- xīn qìng欣庆
- xiāng lì相丽
- xuán yǒng悬涌
- xié zhēn鲑珍
- xiè bù谢步
- xuán qián zhuǎn kūn旋干转坤
- xū jǐng墟井
- xié fù谐附
- xīng huò pù星货铺
- xí bù xiá nuǎn席不暇暖
- xǐ xīn洗心
- xìn cì信次
- xuè sì血祀
- xiāng huáng qí厢黄旗
- xiù lì秀立
- xún mì询觅
- xún gēng巡耕
- xìn chàng衅鬯
- xiū bǎo休宝
- xuán héng璇衡
- xīn xīn昕昕
- xiào càn笑粲
- xuè yù血郁
- xùn xiá训狎
- xié chén谐臣
- xī yóu bǔ西游补
- xuán jiàn玄鉴
- xiāo zú骁卒
- xiān yì鲜异
- xíng bù lǚ wēi行不履危
- xīng lì星历
- xiǎo míng jiā小名家
- xiē pāi歇拍
- xiáng lì祥历
- xíng yín shī rén行吟诗人
- xiě wàng写望
- xuān zhèn宣振
- xià gōng fū下工夫
- xún jiū寻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