犀渠
拼音xī qú
注音ㄒ一 ㄑㄨˊ
繁体犀渠
词语解释
犀渠[ xī qú ]
⒈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。
⒉ 用犀皮制成的盾牌。语本《国语·吴语》:“建肥胡,奉文犀之渠。”韦昭注:“肥胡,幡也。文犀之渠,谓楯也。文犀,犀之有文理者。”
⒊ 犀甲。
⒋ 借指战士或戎事。
引证解释
⒈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。
引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﹝ 釐山 ﹞有兽焉,其状如牛,苍身,其音如婴儿,是食人,其名曰犀渠。”
袁珂 校注引 郝懿行 曰:“犀渠,盖犀牛之属也。”
⒉ 用犀皮制成的盾牌。
引语本《国语·吴语》:“建肥胡,奉文犀之渠。”
韦昭 注:“肥胡,幡也。文犀之渠,谓楯也。文犀,犀之有文理者。”
《文选·左思<吴都赋>》:“家有鹤膝,户有犀渠,军容蓄用,器械兼储。”
刘逵 注:“犀渠,楯也。”
南朝 陈 徐陵 《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》:“霜戈雪戟,无非武库之兵;龙甲犀渠,皆是 云臺 之仗。”
⒊ 犀甲。
引《文选·鲍照<拟古>诗之三》:“解佩袭犀渠,卷袠奉卢弓。”
李周翰 注:“佩,文服也;犀渠,甲也。”
唐 皎然 《相和歌辞·从军行》:“誓师张虎落,选将擐犀渠。”
⒋ 借指战士或戎事。
引宋 杨万里 《晚立普明寺门时已过立春去除夕三日尔将归有叹》诗:“边头犀渠未晏眠,天不雨粟地流钱。”
明 皇甫汸 《从军行寄赠杨用修》:“被命事犀渠,差胜下蚕室。”
国语辞典
犀渠[ xī qú ]
⒈ 以犀牛皮制成的甲胄。
引《文选·鲍照·拟古诗三首之三》:「解佩袭犀渠,卷袠奉卢弓。」
⒉ 以犀皮所制的盾牌。
引《文选·左思·吴都赋》:「家有鹤膝,户有犀渠,军容蓄用,器械兼储。」
⒊ 神话传说中的野兽。
引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「厘山,其阳多玉,其阴多鬼。有兽焉,其状如牛,苍身,其音如婴儿,是食人,其名曰犀渠。」
相关词语
- xuán héng璇衡
- xíng bù lǚ wēi行不履危
- xuān mù儇目
- xíng yín shī rén行吟诗人
- xùn xiá训狎
- xiù lì秀立
- xiāng lì相丽
- xǐ xīn洗心
- xiào càn笑粲
- xún gēng巡耕
- xiāo zú骁卒
- xié fù谐附
- xīng huò pù星货铺
- xuè yù血郁
- xuān zhèn宣振
- xiū bǎo休宝
- xún jiū寻究
- xū jǐng墟井
- xiè bù谢步
- xī yóu bǔ西游补
- xìn chàng衅鬯
- xīn xīn昕昕
- xiě wàng写望
- xuán yǒng悬涌
- xí bù xiá nuǎn席不暇暖
- xīn qìng欣庆
- xiān yì鲜异
- xiē pāi歇拍
- xià gōng fū下工夫
- xún mì询觅
- xīng lì星历
- xié zhēn鲑珍
- xuán jiàn玄鉴
- xuán qián zhuǎn kūn旋干转坤
- xìn cì信次
- xuè sì血祀
- xié chén谐臣
- xiǎo míng jiā小名家
- xiáng lì祥历
- xiāng huáng qí厢黄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