符节
拼音fú jié
注音ㄈㄨˊ ㄐ一ㄝˊ
繁体符節
词语解释
符节[ fú jié ]
⒈ 古代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做凭证的东西。用竹、木、玉、铜等制成,刻上文字,分成两半,一半存朝廷,一半给外任官员或出征将帅。
引证解释
⒈ 古代符信之一种。以金玉竹木等制成,上刻文字,分为两半,使用时以两半相合为验。
引《管子·君臣上》:“则又有符节印璽典法筴籍以相揆也。”
尹知章 注:“符节印璽所以示其信也。”
《周礼·地官·掌节》:“门关用符节,货贿用璽节,道路用旌节,皆有期以反节。”
⒉ 发兵符和使者所持节的统称。
引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秦王 子婴 素车白马,係颈以组,封皇帝璽符节,降 軹道 旁。”
司马贞 索隐引 韦昭 曰:“符,发兵符也;节,使者所拥也。”
⒊ 单指使者所持之节。
引《史记·乐毅列传》:“先王以为然,具符节南使臣於 赵。”
⒋ 指朝廷委派的地方长官或专使。
引宋 周煇 《清波杂志》卷十:“凡今庙堂进拟符节次,得不鉴 公孺 之论而益精其选!”
清 刘大櫆 《送张福清序》:“舟车之险,悬崖断堑,石芒林立,侧足仅可投步,水濆漩倾侧,船行乱石间,以故符节不通,人跡罕至。”
国语辞典
符节[ fú jié ]
⒈ 古代出入城门关卡的一种凭证。用竹、木、玉、铜等制成,刻上文字,分成两半,各取其一,使用时相合以为凭。后指朝廷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为凭证。
引《周礼·地官·掌节》:「门关用符节,货贿用玺节。」
唐·元结〈舂陵行〉:「安人天子命,符节我所持。」
⒉ 形容相符合、吻合。
引《孟子·离娄下》:「得志行乎中国,若合符节,先圣后圣,其揆一也。」
相关词语
- fēi yì非意
- fú zhōng浮钟
- fèng huáng zhú凤凰竹
- fēng huí lù zhuǎn峰回路转
- fó chǐ佛齿
- fán zhǐ繁祉
- fēi lái fēi qù飞来飞去
- fàng zhú放逐
- fán róng fù qiáng繁荣富强
- fú lún扶轮
- fēng qīng风清
- fǔ pí腐皮
- fěng sòng讽诵
- fá qì伐器
- fèn sāng忿丧
- fù ěr shè shēng附耳射声
- fèi jiǎng费讲
- fēi yáo飞謡
- fén shān坟埏
- fù yuè覆阅
- fēng xíng风行
- fǔ yǎng wú kuì俯仰无愧
- fāng shèn方慎
- fēi jīng飞精
- fēng chù风搐
- fá mò罚没
- fēi zhōu非洲
- fēng léi风雷
- fāng děng shēng方等声
- fēi dí飞镝
- fǎ táng法堂
- fān yuè翻跃
- fēi dié飞碟
- fēn tíng kàng lǐ分庭抗礼
- fāng chuí方垂
- fù shì复试
- fēi zhì蜚蛭
- fèi chóu沸稠
- fàn fú泛浮
- fēng chuí yún sàn风吹云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