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门
拼音yá mén
注音一ㄚˊ ㄇㄣˊ
繁体牙門
词语解释
牙门[ yá mén ]
⒈ 古时驻军,主帅或主将帐前树牙旗以为军门,称“牙门”。
⒉ 指武将。
⒊ 用作将军名号。
⒋ 官署。
⒌ 泛指办事的机关。
引证解释
⒈ 古时驻军,主帅或主将帐前树牙旗以为军门,称“牙门”。
引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麴义 追至 界桥,瓚 敛兵还战, 义 復破之,遂到 瓚 营,拔其牙门。”
李贤 注:“《真人水镜经》曰:‘凡军始出,立牙竿必令完坚;若有折,将军不利。’牙门旗竿,军之精也。”
《国语·齐语》“执枹鼓立於军门” 三国 吴 韦昭 注:“军门,立旍为军门,若今牙门矣。”
清 王抃 《扬州次梅村师韵》:“牙门置酒宴公卿,锦纛雕鞍命北征。”
⒉ 指武将。
引《三国志·魏志·锺会传》:“斯须,门外倚梯登城,或烧城屋,蚁附乱进,矢下如雨,牙门、郡守各缘屋出,与其卒兵相得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九年》:“孙权 闻乱,从 椒丘 还。至 丹阳,悉族诛 览、员 餘党,擢 高,婴 为牙门,其餘赏赐有差。”
胡三省 注:“牙门,将也。”
⒊ 用作将军名号。
引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》:“拔牙门将军 义阳 魏延 为镇远将军,领 汉中 太守,以镇 汉川。”
胡三省 注:“牙门、镇远,皆 刘备 创置将军号。”
⒋ 官署。
引《北史·宋世良传》:“每日牙门虚寂,无復诉讼者,谓之神门。”
⒌ 泛指办事的机关。
引鲁迅 《书信集·致许寿裳》:“当枯坐牙门中时,怀想弥苦。”
国语辞典
牙门[ yá mén ]
⒈ 古时行军扎营,立牙旗以为军门,称为「牙门」。
引《后汉书·卷七四上·袁绍传》:「曲义追至界桥,瓒敛兵还战,义复破之,遂到瓒营,拔其牙门。」
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诏策》:「警郡守以恤隐,勒牙门以御卫。」
⒉ 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。宋·钱易也作「衙门」。
引《北史·卷二六·宋隐传》:「每日牙门虚寂,无复诉讼者,谓之神门。」
《南部新书·庚》:「近俗尚武,是以通呼公府、公门为牙门,字称讹变转为衙。」
相关词语
- yī yán shī一言诗
- yuān hēi渊黑
- yǔn tiē允帖
- yī fāng一方
- yào rǎng要壤
- yì huì翳薉
- yǐn chǔ隐处
- yōu jù忧惧
- yǐ quē fā shēng qì乙炔发生器
- yóu yù游誉
- yì zhì意志
- yìng chè映彻
- yán biǎn严褊
- yōu jì幽迹
- yóu lǐ由礼
- yì fēi羿妃
- yī shān lán lǚ衣衫褴褛
- yòu yàn侑宴
- yí chuán xué遗传学
- yān zhào燕赵
- yán jiàn言谏
- yōng dé庸德
- yí zān zhuì ěr遗簪坠珥
- yōu lì优隶
- yú jiǎo隅角
- yè yè业业
- yín zhēn银针
- yí è颐腭
- yáng lù阳禄
- yī shuǐ ér一水儿
- yùn yì运役
- yīng zuǐ鹰嘴
- yì qí抑齐
- yù zhī预支
- yǎn jié偃节
- yú yán舆言
- yù è遇厄
- yūn méi yuē bìn晕眉约鬓
- yíng mǎn盈满
- yì xiàng意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