拨剌
拼音bō là
注音ㄅㄛ ㄌㄚˋ
繁体撥剌
词性拟声词
词语解释
拨剌[ bō là ]
⒈ 拟声词:船尾跳鱼拨剌鸣。
引证解释
⒈ 不正貌。谓琴弦压轸,声音走调。
引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琴或拨剌枉橈。”
高诱 注:“拨剌,不正也。”
⒉ 张弓貌。拨,《文选·张衡<思玄赋>》作“拔”。
引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弯威弧之拨剌兮,射 嶓冢 之封狼。”
李贤 注:“拨剌,张弓貌也。”
⒊ 亦作“拨喇”。象声词。
引唐 顾况 《李供奉弹箜篌歌》:“腕头花落舞製裂,手下鸟惊飞拨剌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二一回:“灵吉菩萨 将飞龙寳杖丢将下来,不知念了些甚么咒语,却是一条八爪金龙,拨喇的轮开两爪,一把抓住妖精,提着头,两三捽,捽在山石崖边,现了本相。”
⒋ 鱼尾拨水声。喻鱼疾游。
引唐 李邕 《国清寺碑序》:“畅拨剌以掉尾,恣噞喁而鼓腮。”
唐 杜甫 《漫成一绝》:“沙头宿鷺联拳静,船尾跳鱼拨剌鸣。”
宋 马纯 《陶朱新录》:“一边鳞肉与骨皆无,独其首全,与二鱼并游水中,但其游差缓,不復有扬鬣拨剌之势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于子游》:“秀才亦不知大王何人,送至鷁首,跃身入水,拨剌而去,乃知为鱼妖也。”
国语辞典
拨剌[ bō là ]
⒈ 拨弄。元·司农司也作「扒剌」。
引《农桑辑要·卷二·播种·苎麻》:「于畦内用极细梢杖三四根,拨刺令平可。」
⒉ 琴声走调。
引《淮南子·修务》:「琴或拨剌枉桡,阔解漏越。」
汉·高诱·注:「拨剌,不正。」
⒊ 状声词。形容鱼儿自水面跃起及纵入水里,拍击水面所发出的声音。
引唐·杜甫〈漫成〉诗:「沙头宿鹭联拳静,船尾跳鱼拨剌鸣。」
相关词语
- bǎi mèi百媚
-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
- bǎn yǐn阪尹
- bù chǐ不齿
-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
-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
-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
- bó pó伯婆
- bǐ cái笔才
- bǔ suì卜岁
-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
-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
- bǐ tè比特
- bái jiǎo白角
-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
- biàn ān徧安
- bān cáo班曹
-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
-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
-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
-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
- bù lǎo shào不老少
- bèi ān qián备安钱
- bǎi shì摆饰
-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
-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
- bì nì嬖昵
-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
- bīng jìng冰竞
- bì zhào碧照
-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
- bāo zhuāng包装
-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
- bó bái襮白
- běi shān北山
- běn fǎ本法
- bīng xī冰溪
- biàn yǔ遍宇
- bō nà波那
- bái lù bì白鹿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