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板
拼音pāi bǎn
注音ㄆㄞ ㄅㄢˇ
繁体拍板
词性名词,动词
词语解释
拍板[ pāi bǎn ]
⒈ 打拍子。
例自己唱,自己拍板。
英beat time with clappers;
⒉ 旧时商行拍卖货物成交时用拍打木板来表示。
英have the finalsay; give the final verdict;
⒊ 比喻主事的人作出某种决定。
例不能任何事都等上级拍板。
英rap the gavel;
⒋ 打击乐器,用来打拍子,用几片木板做成。也叫鼓板。
例前面一个十八九岁的妇人,背后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儿,手里拿串拍板,都来到面前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引证解释
⒈ 打击乐器的一种。也称檀板、绰板。用坚木数片,以绳串联,用以击节。 唐 宋 时拍板为六或九片,以两手合击发音,今拍板常由三片木板组成。参阅 唐 段安节 《乐府杂录·拍板》、 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乐舞声歌·拍板》、《清文献通考·乐十三》。
引宋 乐史 《杨太真外传》卷上:“就按於 清元 小殿, 寧王 吹玉笛,上羯鼓,妃琵琶, 马仙期 方响, 李龟年 觱篥, 张野狐 箜篌, 贺怀智 拍板。”
⒉ 击节,打拍子。
引清 钮琇 《觚賸·雪遘》:“孝廉夫人亦妙解音律,亲为家伎拍板,正其曲误。”
⒊ 商行、交易所拍卖货物采用竞争买卖方式时,双方讨价还价至适当价格时,由行所人员拍打木板,表示成交。亦泛指成交。
引王广尧 《保护竞争必须刹住歪风》:“也有一些采购人员趁拍板签字之机,放开海口,大提个人的物质要求。”
⒋ 借指作出决定。
引蒋子龙 《乔厂长上任记》:“他说一不二,敢拍板也敢负责,许了愿必还。”
国语辞典
拍板[ pāi bǎn ]
⒈ 歌唱时拍打歌曲的节奏。
例如:「他看得津津有味,跟著一边拍板,一边哼。」
⒉ 拍卖货物时所用的一块板子。
例如:「一个小贩拿著一块拍板在路边吆喝叫卖。」
⒊ 乐器名。一种打击乐器。由三块长方形紫檀或黄杨木板组成,前二块木皮以细弦捆䌸,再以布带连结后面的单块木板。敲击时,左手持后板,使下端突起的部分撞击前面两块木板发声。用於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,常与板鼓合用,由鼓手兼操。
英语clapper-board, auctioneer's hammer, to beat time with clappers
德语entscheiden, das letzte Wort haben (S)
相关词语
- píng shēng jìng qì屏声静气
- píng shī平施
- piāo zhuì飘坠
- péng tóu朋头
- pāo fèi抛废
- píng yāo凭妖
- pōu xī剖悉
- píng fú屏伏
- píng chú平处
- pí zhài疲瘵
- pǐn huì品汇
- pái zhǎng排长
- pēng rèn亨饪
- píng yǐn屏隐
- pí qiè皮箧
- píng yáng dì平洋地
- pī máo suǒ yǎn披毛索靥
- piāo líng飘泠
- pī ruǎn纰软
- pò yì破译
- pī wù披雾
- pò pò洦洦
- pān fù攀傅
- pà yǎng shù怕痒树
- pái niē排捏
- pú zī蒲姿
- pāo chú抛除
- píng mín平民
- pēn guàn喷灌
- páo xiū庖羞
- píng fáng平房
- píng ān jiào平安醮
- pì měi媲美
- pōu xī剖析
- pái tuī排推
- pèng qiǎo碰巧
- pī dòu批斗
- pín ní贫尼
- píng chí軿驰
- pò duǒ破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