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干戈为玉帛的意思解释
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。
出处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原道训》:“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,诸侯背之,海外有狡心。禹知天下之叛也,乃坏城平池,散财物,焚甲兵,施之以德,海外宾服,四夷纳职,合诸侯于涂山,执玉帛者万国。”
例句三五十口子打手,经调人东说西说,便都喝碗茶,吃碗烂肉面,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。(老舍《茶馆》第一幕)
用法动宾式;作谓语;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。
典故大禹受舜的禅让而继位,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——夏朝的奠基者。据说大禹活到了一百岁,死后葬在会稽山。大禹是夏后氏部落首领鲧的儿子,据传为颛顼(zhuānxù)曾孙,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君。
大禹幼年时便随鲧东迁,来到中原。其父鲧被尧帝封于崇(即中岳嵩山),叫崇伯,实际上是一个封国国君。当时中原闹水灾,尧帝便叫鲧治水。因为治水的组织是半军事性质,号令很严,所以鲧的地位和权势迅速上升,以致发展到有能力以暴力破坏氏族社会“禅让制度”的地步,尧帝看到了这种威胁,便命舜以“治水无状”的罪名,把鲧处死于羽山。
大禹的父亲被杀之后,舜又向尧推荐说:“可以让鲧的儿子禹接替父职,继续治水。”禹深知这里面隐藏的政治意图,因此,他“薄衣食,卑宫室”、“声为律,身为度”、“左准绳,右规矩”、“疏九河,陂九泽”、“度九山,开九州”,为平定水患劳身焦思,居外十三年,三过家门而不入。他忠于职守,克勤克俭,身先士卒,埋头苦干,还把地域划定为九州,即冀州、兖州、青州、徐州、扬州、荆州、豫州、梁州、雍州。
不仅如此,大禹还功成不居,好让不争,谦卑自律,责躬罪己,仁厚爱民。以前,大禹的父亲鲧在自己的封地上建造了很高的城墙来保卫自己,使得自己属下的部落及族人纷纷离他而去;也使得其他部落的人认为有机可乘,都虎视眈眈地等待着机会。大禹当上首领后,注意到这个情况,就马上派人拆掉了城墙,填平了护城河。不但如此,他还把自己的财产分给大家,毁掉兵器,以道德来教化人民。大禹带领部下,因地制宜,教民众学种稻谷、种杂粮,发展农牧业生产。这时候天下安定,国富民强,老百姓家里集聚了够好几年吃的粮食,国库中的贮备也足够用好几十年。
大禹带领整个部落的人都各尽其责,别的部落相继来归附。大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,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首领有上万人。舜也觉得大禹是一个能够治理天下的贤能之人,就在老了以后把帝位禅让给了大禹。
相关成语
- huó bù huó,sǐ bù sǐ活不活,死不死
- hào rú yān hǎi浩如烟海
- hào xué shēn sī好学深思
- hào shì zhī tú好事之徒
- hán chǐ dài fā含齿戴发
- hú qiú méng róng狐裘蒙茸
- hèn xiāng zhī wǎn恨相知晚
- hū bù jǐ xī呼不给吸
- hǎi fèi bō fān海沸波翻
- hé zòng lián héng合从连衡
- huáng páo jiā tǐ黄袍加体
- hán xiào jiǔ quán含笑九泉
- hǔ wēi hú jiǎ虎威狐假
- hún bù fù tǐ魂不附体
- huì shēng xiě yǐng绘声写影
- hóu mén sì hǎi侯门似海
- hǎi yá tiān jiǎo海涯天角
- hú lí wěi ba狐狸尾巴
- huà rì guāng tiān化日光天
- hán yá dài jiǎo含牙戴角
- huái wáng jī gǒu淮王鸡狗
- huā zhī zhāo zhǎn花枝招颭
- hē fó dǐ wū诃佛诋巫
- hé dōng shī zǐ hǒu河东狮子吼
- háo táo dà kū号咷大哭
- hóng fēi shuāng jiàng鸿飞霜降
- héng lǜ kùn xīn衡虑困心
- huà hǔ kè hú画虎刻鹄
- huǎng rú gé shì恍如隔世
- hàn chū jiā bèi汗出浃背
- hé zuì zhī yǒu何罪之有
- hé ér wéi yī合而为一
- háo bù dòng yáo毫不动摇
- huā bì yuè xiū花闭月羞
- héng tóu héng nǎo横头横脑
- huà bù xū chuán话不虚传
- huò luàn tāo tiān祸乱滔天
- huáng shi dào nòng潢池盗弄
- hūn dìng chén xǐng昏定晨省
- hé mén hǎi kǒu河门海口